谘詢電話

15963654196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高效厭氧塔的工作原理簡單說明

高效厭氧塔的工作原理簡單說明

更新時間:2022-07-25      點擊次數:1947
  高效厭氧塔處理是廢水生物處理技術的一種方法,要提高厭氧處理速率和效率,除了要提供給微生物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外,保持反應器內高的汙泥濃度和良好的傳質效果也是2個關鍵性舉措。
  高效厭氧塔內循環厭氧處理技術(以下簡稱IC厭氧技術)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的高效處理技術,它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荷蘭PAQUES公司研發成功,並推入廢水處理工程市場,目前已成功應用於土豆加工、啤酒、食品和檸檬酸等廢水處理中。實踐證明,該技術去除有機物的能力遠遠超過普通厭氧處理技術(如UASB),而且IC反應器容積小、投資少、占地省、運行穩定,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高效厭氧處理技術。
  高效厭氧塔的原理說明:
  在UASB反應器中,廢水盡可能均勻地引入反應器底部,廢水向上通過含有顆粒汙泥或絮狀汙泥的汙泥床。廢水和汙泥顆粒接觸時發生厭氧反應。厭氧條件下產生的沼氣引起內部循環,有利於顆粒汙泥的形成和維持。
  汙泥層中產生的一些汽體附著在汙泥顆粒物上,升高到管式反應器頂端,升高到汙泥表層,碰撞三相分離器汽體排汙板底端,使附著在汽泡上的汙泥絮體除氣。氣泡釋放後,汙泥顆粒沉積在汙泥床表麵,氣體被收集到三相分離器的集氣室中。
  為防止沼氣進入沉積區,在集氣室裝置的間隙下設置了一個擋板,否則會引起降水區的紊動,阻礙顆粒降水。帶有一些殘餘固態和汙泥顆粒物的液體根據分離器間隙進到沉定區。
  隨著三相分離器傾斜壁沉降麵積在水麵附近的增大,上升速度在流量點附近減小。同時,隨著流速的降低,汙泥絮體會在沉降區絮凝沉澱。堆積在三相分離器上的汙泥絮體將在一定水平上超出斜內壁的滑動摩擦力,滑返回反映區,這些汙泥將再度與滲水有機化合物產生反映。
©2025 韦德官网在线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          sitemap.xml